• 会员动态
    首页 >会员动态 > 化屋苗乡脱贫巨变中的信合足迹

    化屋苗乡脱贫巨变中的信合足迹

    来源:黔西农商银行    作者:黔西农商银行 葛忠进 发布时间:2021-03-02      点击: 633
    分享:

    三月春风吹过,六冲河的水暖了,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视察过、位于六冲河畔的化屋苗寨草木萌发,枝木吐翠,群芳斗艳,一片欣欣向荣景色。其实,不仅是化屋苗寨,它所在的新仁乡整个都沐浴在春光中。

    新春的化屋苗寨,桃李花次第盛开。化屋苗寨位于毕节市黔西县新仁乡大山深处,过去叫“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这里山势雄奇,水域宽广,被誉“乌江百里画廊”。新仁乡是多民族聚居乡镇,苗族人口占全乡人口的四分之一,能歌善舞的苗族同胞、独具一格的苗族风情,让新仁成为名副其实的苗乡,辖内的化屋苗寨更是远近闻名的“苗族歌舞之乡”。

    昔日的新仁,经济发展落后,水、电、路不通,犹如“与世隔绝”一般,走出村寨、大山需徒手攀崖,属于贫困乡镇;今天的苗乡,在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干部群众拼搏奋斗中,在2018年摘掉贫困帽子,实现1060户4422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9.73%降到0,人均可支配收入由脱贫前5532元上升到10543元,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在新仁苗乡脱贫路上,黔西农商银行作为地方农村金融主力军,积极融入苗乡脱贫攻坚大决战中,持续攻坚执着、攻城拔寨,拿出硬核措施,向贫困发起总攻,切实履行金融扶贫责任,认真落实党委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以信用工程建设为基、 “特惠贷”投放为主抓手,大力支持新仁乡产业发展,积极选派驻村人员高质量推进驻村工作,多措并举做实金融扶贫,在苗乡脱贫路上交出独具百姓银行”特色的“脱贫答卷”、留下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脱贫印记。

     

    加强信用工程建设

    资金源头活水润泽脱贫梦想

     

    信用是金融的基础,资金是脱贫的支撑。信贷资金作为源头活水,在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实现脱贫中扮演着重要作用。黔西农商银行把信用工程建设、打造良好金融环境作为解决新仁苗乡群众脱贫致富融资难、融资贵和推进金融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让信贷资金的源头活水润泽苗乡群众的脱贫致富梦想。

    杨军是新仁乡文化村的养鸡大户,在村里建有1个蛋鸡养殖场,养有蛋鸡近1.2万羽,每天可产蛋近8000枚,实现收入4000元左右,能为周边贫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和形成示范效应,有效带动群众发展致富。

    发展规模大,对周转资金要求也高。杨军说,光是每天的饲料就要3000元,不过农商银行给我建了档,资金问题不用担心。杨军口中的建档,是黔西农商银行信用工程建设的一步。通过信用工程调查、建档、评级、授信步骤,新仁乡各族群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服务优良的普惠金融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我们现在贷款和取款一样方便,通过黔西农商银行的黔农云,还可以实现线上随借随还。”杨军继续说道。截至2020年年末,黔西农商银行累计向杨军发放贷款97.5万元用于支持发展壮大养殖

    截至2020年年底,黔西农商银行共为新仁乡4215户农户进行建档评级,3632户农户提供纯信用小额贷款,授信总额22795万元,信用村创建实现全覆盖,三年,黔西农商银行通过信用工程建设,累计在新仁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824笔、金额18600万元为贷款群众实行利率优惠政策、减少群众利息支出近300万元,有力支持苗乡群众发展特色农业、推进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加大“特惠贷”投放

    建档立卡群众脱贫有底气

     

    “特惠贷”是黔西农商银行为信用记录良好、有发展意愿和发展项目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的5万元(含)以下、3年期(含)以内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在“特惠贷”投放过程中,黔西农商银行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苗乡实际,构建总行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扶贫事业部指导、新仁支行具体实施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新仁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评级、授信等工作,夯实“特惠贷”投放基础。

    为提升服务质效新仁支行在营业窗口紧张、从业人员减少的情况下,积极开设 “特惠贷”受理、办理绿色通道,优化办贷流程,提高办贷效率,加大“特惠贷”投放力度,做到应贷尽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提供支持,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底气更足、劲头更高、斗志更旺。

    如今的苗乡山寨旅游公路穿寨而过、通组公路连接村村寨寨、高速公路横穿苗乡境内,通信通讯全覆盖,大地明亮、产业兴旺,整个苗乡旧貌换新颜,经济社会、民生事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新仁乡长井村村民余大才就是其中的见证者、受益者,余大才正是通过“特惠贷”支持实现脱贫的建档立卡群众。在黔西农商银行驻村第一书记的宣传鼓励下,余大才用在黔西农商银行新仁支行获得的5万元“特惠贷”贷款资金养猪。因为能吃苦,懂技术,养殖逐渐走上正轨、发展有声有色,加上生猪市场行情好,余大才通过养猪实现收入近30万元,顺利实现脱贫。谈及今后打算,余大才希望在黔西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下,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把幸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一位扶贫干部说道,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说,难有亲戚朋友愿意借这么多钱支持他们发展,农商银行的“特惠贷”真正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缺资金的问题,大大支持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据统计,黔西农商银行共为新仁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评级1060户,建档评级面100%,累计向7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969笔、金额3155万元,“特惠贷”贷款获得率61%。而这只是黔西农商银行新仁支行在新仁乡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截至2020年末,黔西农商银行累计发放“特惠贷”25278笔、金额8.83亿元,较好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资金难题,为黔西县贫困人口于2018年全部摘掉“穷帽”、脱贫精彩出列、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强化产业发展金融扶持

    脱贫攻坚支撑更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黔西农商银行围绕适合新仁当地发展、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打造品牌优势、助推产业升级,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决战脱贫攻坚中的最大作用。

    新仁乡隆兴村的鸿运被服厂生产车间里,生产紧张而有序,一片忙碌景象。然而在疫情期间,因疫情影响生产经营不正常,导致资金周转困难。为此,被服厂负责人张运荣到黔西农商银行新仁支行申请贷款。得益于信用工程建设,张运荣很快获得20万元贷款,有效解决生产经营上的困难。在克服疫情影响、发展逐步恢复的同时,张运荣的被服厂为周边群众提供了5、6个就业岗位。

    而在新仁乡化屋村,村民王光元一家从麻窝寨搬出来后,住上两层小楼房,通了电、用上水,生活越过越有盼头。安居问题解决后,王光元思考如何更好发展。经过一番思索,决定从化屋乌鸡养殖入手。面对搬迁群众,黔西农商银行没有忘记他们,更没有让搬迁群众“一搬了之”,而是加大金融持续扶持力度,积极帮助搬迁群众规划产业发展、支持创业就业,第一时间投放6万元贷款支持村民王光元在搬迁安置点附近的山坡上发展化屋乌鸡养殖。因为山地林下散养,乌鸡肉嫩、味鲜、品质好,出栏的乌鸡深受市场欢迎乌鸡市场还曾一时火了同业市场。王光元事业风生水起,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鸿运被服厂和化屋乌鸡只是黔西农商银行支持苗乡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黔西农商银行在新仁乡累计投放支持12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贷款508户、金额2590万元。目前,新仁乡共养猪8379头、养牛2766头、养鸡7万只,种植高粱、脆红李、刺梨、白菜5500亩,乡村小微企业遍地开花,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真正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和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强驻村工作支持管理

    充分发挥金融助力脱贫纽带作用

     

    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是实现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掉队的有效举措。脱贫攻坚战中,黔西农商银行共向新仁乡派出驻村第一书记2名。驻村过程中, 2名驻村人员真蹲实驻,把驻村责任扛在肩上,把驻村工作抓在手中,切实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纽带作用。

    杨大志作为黔西农商银行派驻新仁乡长井村第一书记,驻村已经6年,现在仍继续奋战在驻村工作的第一线。驻村以来,杨大志6年的坚守都只为一个愿望,帮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驻村中,杨大志在新仁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在与村支两委的紧密配合中,在“娘家人”黔西农商银行和相关部门支持下,遍访所驻村群众,动员群众发展生产,先后完成1.7公里通村路硬化、长井村林发组饮水、村办公阵地改造、56户民居改造等工作;同时因地制宜搞好产业发展,做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动群众在长井村先后种植脆红李约900亩、刺梨近200亩、种植高粱近300亩;与小寨村开展村村联建、社社联营,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合作养殖安格斯牛近100头,实现盈利近20万元,利益联结贫困户100户。

    一路辛苦一路歌,初心照亮扶贫路。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杨大志始终以脱贫攻坚奔小康为己任,工作在村、吃住在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时刻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用责任和担当在脱贫攻坚战中实现自我价值,自己所驻的新仁乡长井村也于2016年精准出列。

    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黔西农商银行能在新仁苗乡以及全县决战脱贫攻坚中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这是黔西农商银行作为百姓银行的使命担当,是黔西农商银行的无上光荣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不是工作的终点,而是新使命、新奋斗的起点。过去“与世隔绝”的苗乡,如今成为自然山水、生态旅游的度假胜地,正如黔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丁勇说的,今后工作中,黔西农商银行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贡献更多金融力量,助力把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把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变为现实,努力在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上留下黔西农商银行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1.png

                       图:化屋村一角。

      图片2.png 

                         图:为客户建档评级。

      图片3.png 

                         图:精美的苗绣产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连冠到黔西农商银行调研工作
    毕节市银行业协会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松山路87号 联系电话:0857-8103285 访问量:1533225

    版权所有 @ 2023 毕节市银行业协会 黔ICP备2023014522号-1 贵公网安备 52050202001299号